高科技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不能再后知后觉
更多资讯请关注:【碳纤维中国网】www.Tanxianwei.org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郑植艺
我国应加强高科技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的前瞻性。在前不久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召开的“十二五”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了这一观点。代表们看似有些激烈的发言,让笔者感触颇深。他们几乎都谈到这一问题,以碳纤维为例,由于我国认识上的滞后,碳纤维国产化进程落后于发达国家几十年。在碳纤维的应用方面,目前我们的认识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又将导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应用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后知后觉,已成为制约我国在高科技领域道路上快速发展的致命伤。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率先展出的一款碳纤维电动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众多参观者驻足观望。前去参观的温家宝总理特别鼓励中科院要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领域及其产业化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这辆概念车身材娇小,从尺寸上看,不过是辆QQ级别的小型车,但正是这辆小型车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功力。这辆从传动装置到整体框架全部自主研发制造的小车采用纯电动驱动,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00公里/小时,充满一次电可以连续行驶超过百公里。
比电力驱动更引人注意的是其高刚度车身。这辆车抛弃了传统的钢结构车身,大量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用量达到了21公斤,加上其他轻量化材料,车上的复合材料用量达到了31.36公斤,比使用钢铁减轻了60多公斤,超轻量化的车身使得整车的能耗也随之降低。
更值得一提的是车身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子体重大大减轻的同时,这种材料抗冲击性远超过钢铁,特别是用碳纤维制成的方向盘,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相比以前分别提高了35%和20%以上。整车强度理论上也比普通材料车强上20%到30%。
据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负责人介绍,这款车虽研发出来不过几个月,却已经在工博会、高交会等大型展会上一展风采。据了解,虽然现在这辆车只是实验室产品,但它的市场反应已经超出了研发人员的预料。几次展示下来,人们感受到了产品极强的市场需求。展出期间,中科院的参展人员不断收到订货合同。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时,我们不由得感叹巨大的差距。目前,在认识和成功开发生产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发达国家已领先于我们,在碳纤维新材料的运用方面也超出了我们一大步,而且他们也已认识到推动车辆行驶的低碳化,促进车用材料的绿色生产,必将引领汽车工业革命性的变革。
目前,德国、日本都已酝酿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碳纤维汽车的量产化。德国碳纤公司与宝马公司于2009年成立合资公司,投资1亿美元在美国建立碳纤维工厂,目的是为了使碳纤维复合材料大量运用于宝马汽车的制造,使宝马车领先实现轻量化。无独有偶,日本东丽公司早在2008年就已投资2430万美元建立汽车中心,将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首次应用于奔驰汽车的制造,使该车减重10%以上。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已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厂商联手行动,加快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实现汽车的减重与节能。
然而,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均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上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在产业规划发展方面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据业内人士反映,“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发展节能型新能源汽车。但就目前而言,国家尚未将新型复合材料的发展项目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在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开发上已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就不应在应用及推广上再被发达国家远远抛至身后。
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这款电动车,可以说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虽然距离该项目量产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毕竟是我国自己的“原创作品”,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如果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高技术纤维及复合材料对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性,并加以有力的政策引导,中国有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汽车2010年产销突破18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汽车的减重需求以及对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要求,必将对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形成强烈需求。空中客车A380复合材料运用达到85%,汽车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目前虽滞后于大飞机制造领域,但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再后知后觉,坐失良机。
来源:中国纺织报
页:
[1]